中韩自贸商品信息
![]() 2017中韩FTA地方经济合作论坛胜利召开 2017年12月22日,第三届中韩FTA地方经济合作论坛在山东大学(威海)举行。论坛由威海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主办,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威海市人民政府、仁川广域市政厅、山东大学(威海)和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等单位共同协办,约200名中韩政府官员、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和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山东大学(威海)党工委副书记、东北亚研究中心主任赵玉璞主持了开幕式,威海市政府副秘书长王伟、仁川市中国协力担当官朴正镇、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执行会长权顺基出席并分别致辞。开幕式后,举行了威海—仁川贸易便利化交流沟通机制协议签署仪式。接下来,与会嘉宾主要围绕四个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议题一:中韩FTA的实施与发展前景。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亚洲研究所所长宋志勇研究员从宏观视角全面分析了中韩FTA的实施效果,对中韩FTA发展前景作出预判。韩国中国经营研究所、韩国龙仁大学教授朴胜赞指出了中韩FTA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应以服务、投资、消费为主扩大投资和合作。山东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王杰研究员利用对威海市企业的调研,研究中韩FTA实施效果,指出要充分重视和发挥政府部门网站和相关机构等FTA信息获取渠道的作用。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泰岳经济研究中心王俊凯讲师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模型,对中韩FTA实施初期的贸易效应进行了分析,并从FTA利用率探析了影响实施效果的原因。 议题二:中韩FTA背景下威海—仁川增创贸易新优势。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贸易谈判学院院长张磊指出,WTO的规则和电子商务新议题谈判成果对中韩FTA的电子商务建设具有可借鉴性,并为中韩FTA电子商务条款谈判提供了前瞻性建议。仁川本部海关自由贸易协定统括课关税行政官白亨官分析了海关在促进中韩FTA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发展中的作用,并提出了新增示范区活性化委员会、建设服务投资示范区等中长期发展建议。山东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文教授比较了中韩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态势,指出了两国电子商务合作主体多样化、合作内容务实化的发展态势。 议题三:威海与仁川地方经济合作。韩国仁川大学中国学术院李珠煐教授针对威海和仁川打造中韩双向商品集散地问题,从贸易便利化、海上联运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山东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魏文忠研究员利用调查问卷,从威海城市形象、韩国商品原产地形象等几个维度,对威海市韩国商品集散地形象进行了分析。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中韩自贸区研究基地主任黄明浩分析了新时代的标准,提出“一馆、一坛、一基地”的中韩城市间标准合作机制实施方案。 议题四:威海加快中韩双向投资及创新创业合作。山东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程子健分析了企业对韩投资特点。仁川创造经济革新中心朱泳凡主任详细介绍了仁川创造经济革新中心在中国的功能现状与发展方向,以及威海—仁川创造革新中心的科技创业交流情况,并为构建中韩革新创业平台提供了合理化建议。黄海经济自由区厅中国顾问、平泽大学朴起彻教授分析了平泽港的基本规划、发展背景及其局限性,提出了平泽港与威海港携手融入“一带一路”的发展建议。 在自由讨论环节,与会嘉宾针对会议议题进行了提问与交流,并对中韩创业问题等展开了热烈讨论。最后,山东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文教授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她指出针对中韩FTA实施效果分析,未来的研究一是围绕升级版的中韩FTA谈判进行,二是探索“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韩经贸深度合作。 中韩FTA地方经济合作论坛由威海商务局(威海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协调办公室)与仁川中国协力担当官室共同发起,第一届于2015年在威海举行,并形成威海和仁川轮流举办的机制,致力于科学评估中韩FTA实施效果与发展前景,推动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向更广、更深发展。 威海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研究中心是以山东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和威海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协调办公室为主体,联合其他相关机构于2016年4月15日组建成立的,重点开展中韩自贸区和地方经济合作的政策研究,为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供稿人:山东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王小梅) |
GMT+8, 2025-5-2 06:41 , Processed in 0.060644 second(s), 19 queries .
工作时间:7x8小时
联系QQ:
活动洽谈/服务热线:0631-5916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