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头字幕】
对于这座城市的建设者,历史将永远怀着深深的敬意。
【解说词】
公元1995年6月,闻名于世的刘公岛迎来一次庄严的典礼。就在当年北洋水师旗舰定远号搁浅的地方,新落成的甲午海战纪念馆巍峨矗立,远远望去,一支巨大的战舰劈波斩浪,甲板上,英雄的身躯伟岸挺拔,连同座底高达30多米。迎着猎猎长风,英雄神情专注,他在凝视什么呢?
【解说词】
2004年9月1日上午,威海体育训练基地人如潮涌、欢声雷动。来自国内外的1200多名嘉宾和数万名群众欢聚一堂,世界上第一个以人居为主题的节日——首届中国威海国际人居节盛装启幕。
这是继一百多年前的悲惨遭遇后,威海同世界的一次美丽邂逅。历史和现实就这样耐人寻味地联系在一起。
【纪实段落】市摄影家协会主席 王晓光
我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拍了不少威海的照片,当时威海很小,因为历史的原因吧,威海发展的比较慢,城区从南门到北门,从东门到西门,不用几分钟就走到头了。自从成立地级市以后呢,威海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对比30年前的照片,现在威海城区也大了,城市也漂亮了,楼也高了,变成了一座非常漂亮、非常美丽的城市。
【纪实段落】
游人在老宅前拍照,清晰的相机曝光声。
【解说词】
听上了年纪的市民讲,老宅是旧城改造时特意保留下来的。是啊,老宅是活着的记忆,老宅是昨天的背影,老宅是迟到的请柬。当年,威海人就是以这般模样忐忑而又兴奋地接受了新时代的邀请。
【同期】时任市财政局局长 李宝训
威海市成立的时候确实很困难,可以说是白手起家,整个市级机关连个集中办公的地方都没有。没有交通工具,财政就给每一个单位买了两辆飞鸽牌自行车。有一次,李文全市长带着我们到省里去汇报,在省长办公室他开玩笑地说,省长,我现在是游击队长。省长听着很奇怪,李文全市长说,我们办公骑着自行车满城蹿,你说像不像游击队。
【解说词】
一穷二白的威海就这样上路了。一旦坐到商品经济的餐桌旁,阮囊羞涩的威海人越发觉得饥肠辘辘。百业待兴却兜里没钱,千头万绪犹如一团紊乱的丝线,堆在人们面前。怎样才能找到那根关键的线头,进而顺利拎起城市发展的大脉络呢?
1988年初,威海历史上首个党政考察团远赴广东参观学习。经济特区海水如沸、火光烛天的开放景象让威海人深感震撼。取经归来,市委立即召开了有史以来第一次外向型经济工作会议。整整三天时间,与会者始终聚焦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最终,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的战略抉择凝炼为大会的必然结论。
【同期】时任市外经贸委主任 隋贵廷
我们经过多方面的工作,国务院终于下发文件,同意威海继续享受沿海开放城市所享受的有关政策。政策支持有了,市委、市政府从深圳充分发挥靠近港、澳这一区位优势,借助外力发展推动对外开放的经验中受到启发,我们威海的区位优势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离韩国最近,应该在和韩国的经贸合作上做文章。所以市委、市政府就号召全市,谁先突破和韩国的经贸合作,将给予重奖。当时两国没有正式建交,谈何容易!
【解说词】
威海是中国大陆距韩国最近的沿海城市,可谓一衣带水,鸡犬相闻。实际上,早在1200多年前,中韩之间的交流就开始了。史书记载,公元807年,新罗人张保皋入唐,加入武宁军。17年后,经唐朝政府批准,在石岛湾畔建立赤山禅院。归国后,他荡平海盗,开启了中韩之间的海上贸易。时至今日,当年通航的帆影仍在波光中荡漾,成为隔水相望的历史学家不倦的话题。
【同期】时任市外经贸委副主任 张景杰
地级威海市成立,市委、市政府就决定把与韩国的海上通航作为对外开放的切入口。但是,这个问题的最大难点是没有建交,我们经过充分论证,大家达到共识——正因为没有建交,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个时间差,把这个项目完成好。为什么呢?因为一旦建交,人家韩国可能就和周边的青岛、大连、天津这些大城市进行通航,就轮不到我们威海了。
【解说词】
机遇稍纵即逝,此时的威海就像一个愣头愣脑的新兵,还没弄清战场的情况就毅然跃出了传统思维的掩体。
【同期】威东航运副总经理 李东宁
威海仁川国际客货班(轮)航线的开通是非常艰难的,需要先后得到交通部和外经贸部的批准。交通部的立项工作是第一步,因为没有交通部的立项批准,后续工作就无从谈起。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天津、大连、青岛、烟台也都在争取与韩国仁川通航,当时烟台要开通到仁川国际客货班(轮)航线的消息,我们的参考消息都报道了。
【同期】时任市外经贸委主任 隋贵廷
为了实现威海与韩国海上的通航,我们到了北京,找到了国务院设在外经贸部的对韩办公室。工作人员拿出一大堆材料,把上海、青岛、烟台、大连、天津以及我们威海,总之凡是要求对韩通航的沿海开放城市的机场、火车、公路以及客运量、货运量等各方面情况做了比较。当然,刚建市的威海排在最末尾,一同去的同志都心里犯嘀咕,我们能行么?
【解说词】
闭眼难见三春景,出水才见两腿泥。何谓开拓者?敢为人先就是他们强大的性格逻辑。
【同期】时任市外经贸委副主任 张景杰
1988年,我们在中国香港和韩国东源株式会社的代表就威海和仁川海上通航达成了意向,准备写成一个协议。但是,在最后落款时,韩国朋友要求写大韩民国,当时根据我们国家的政策只能写南朝鲜,韩国代表听了以后非常气愤和不满。我就提出来,这样吧,我们就用英文字母Korea来代替韩国,韩国的朋友说那中国也只能用China。我说可以。就这样,这项事情才达到了圆满的结果。
【同期】时任市外经贸委副主任 张景杰
通航若干年后,这些老朋友见面在一起聊天,一听我讲,不允许以大韩民国的名义落款的时候,他就非常地气愤。他告诉我说,当时如果我有手枪非要崩了你不可,我们大家哈哈一笑。
【同期】威东航运副总经理 李东宁
第三次谈判结束以后,已经是1990年的腊月二十九了。威海天降大雪,韩国客人要赶回家过年。我和时任威海商会秘书长张成福同志坐了一辆面包车送客人去青岛城阳机场去坐飞机,飞机晚上八点才起飞,当时雪大天黑,我们就不能往威海赶了,在城阳一个农家的土炕上挤了一晚上。第二天已是年三十,我们回到威海时已是鞭炮齐鸣,大家都开始过年了。
【解说词】
从威海到仁川,不过93海里,然而,要跨越这一湾浅浅的海峡却必须丈量漫长的时空距离。
【同期】时任威海海运联合总公司总经理 单国防
在谈判当中,中韩双方争执非常大,特别是在注册地这个方面,我们中方要求就是在威海注册,韩方就要求在韩国注册,两边不断地谈判、不断地休会。他们是做了充分的准备,大量的资料来佐证他的要求。最后,一看中国这么坚决,飞机票都买好了,都要返回了,谈到最后他也妥协了。
【同期】时任威海航运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永顺
(船)叫什么名字呢?双方面大概20来个人吧,就在办公室里他提一个、他提一个、他提一个,都没有被采纳。有的叫黄海,有的叫黄岛,唉,说句笑话吧,反正我有点儿迷信,就是你做买卖不能黄了,黄海黄海,你黄了不行。
【同期】时任威东航运有限公司副社长 潘永茂
当时,他(王永顺)二话没说,他就走上黑板前面,在韩国人、当然也有中国代表的注视下,写了两个字。
【画面】黑板
【音效】一只粉笔写下金桥两个字
【解说词】
双方代表眼睛一亮,随即,掌声响起,争论尘埃落定。
【解说词】
就像昔日的长乐小城为郑和船队史诗般的出航提供保障一样,当年的小城威海也为东方海上丝绸之路重新启航开始了紧张忙碌。
【同期】时任威海海运联合总公司总经理 单国防
我们的港口条件、基础设施都太薄弱。当时我们在谈这件事的时候,韩国来考察过,威东航运的社长李忠洵先生,来看了这个的码头,一看这不是个光腚码头么?!什么是光腚码头?就是任何装卸设备都没有,一看心就凉了半截,说中国这么多的港口怎么找到威海来了。
【同期】威海卫大厦总经理 李舫
当时威海没有一辆出租车,客人来了怎么办?市领导就想了一个办法,临时把各个部委办局领导的车调过来,一共调了60多辆,临时组成了一个车队,来为客人提供服务。
【画面】蓝天白云,大海碧波无垠
【音效】高亢的汽笛声
【解说词】
1990年9月15日,韩国仁川举行了隆重的首航仪式,时任韩国自民党总裁金泳三亲自为金桥轮首航剪彩。循着这条浪花簇拥的航线,寂寞已久的威海与世界再次相遇,一部光荣与梦想的新编历史剧由此拉开帷幕。
【同期】当年欢迎队伍中的小学生 李平
当时我还是个小学生,我记忆当中,在岸边的画面是一派热情的、充满希望的景象,海平面、太阳,然后耀眼的阳光里出现了模糊的轮廓,渐渐显现出一艘清晰的、巨大的轮船。岸上我们所有的人都很高兴、很雀跃。
【同期】金桥轮首航亲历者 杜佩
金桥轮当时一驶入威海港,我真是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现场有很多人也都哭了。
【解说词】
金桥轮的悬梯总共不过39级,这短短的20多米却让一个城市,不,准确地说是两个国家整整走了40年。如果说,开放让几年前的深圳成为内地直通港澳的桥头堡,那么,开放让威海为古老中国重新打开了直面东北亚的关键门户。
这是一座城市的崭新纪元,也是勇于开拓的威海人献给改革开放的第一份礼物。
【同期】山东大学(威海)党委副书记、山东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主任 赵玉璞
金桥轮的开通改变了两个国家交往的历史,并且为东北亚地区的政治、经济格局带来了积极的变化,这在国际关系史上堪称典范。
【历史照片,音效,切出字幕】
两年后中韩正式建交
【解说词】
一部新的城市编年史就这样落笔了。
巧于构思的威海人又趁势而上,经过积极争取并终获国家批准。1991年至1993年,相继设立了国家级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随后,又规划建设了一批省级开发园区。1993年7月27日,首届中韩(威海)经济贸易洽谈会隆重开幕。在高朋满座的热烈气氛中,威海经历了现代经贸洽谈的第一次洗礼。这是威海同世界的一个郑重约定:从此,不同肤色的客商每年都会聚首滨城共襄盛举。
【解说词】
1994年3月6日,一千名朝气勃勃的青年男女登上了驶往仁川的金桥轮,那一张张亢奋的面孔汇成激越的出师表——威海人用这个宏大场景展示了闯荡世界的胆识与决心。对于成立不过六年的威海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而言,赴韩研修生飘洋过海,标志着公司大规模外派劳务首次成功试水。
【同期】威海国际合作公司董事长、总裁 张师程
我们的主要业务是国际工程承包、国际劳务合作、船务合作、矿产资源的开发、资本运营还有房产开发。依托于国际上一流的项目管理能力和实施能力,我们先后在亚洲、非洲、南美洲实施了480多个项目,总营业额达40多亿美元,在机场建设、道路桥梁、市政给排水和体育场馆四个领域也创立了自己的品牌。在劳务合作方面,我们向30多个境外地区和国家先后派遣了10万多人次的劳务人员;在船务合作方面,我们向船东和邮轮服务公司先后派遣了2万多名的船员和邮轮服务生。
【解说词】
从某种角度说,威海国际合作公司的发展历程也是威海对外开放的真实投影。是的,当威海人以充满自信的姿态登上国际经济大舞台,城市乐章便呈现为“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复调旋律,两条看似独立的音乐线索其实经纬交织,烘托呼应出更为丰富和更为宽广的表现力。
【同期】威海国际合作公司董事长、总裁 张师程
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后,我们立刻积极跟进,在印度尼西亚、缅甸、柬埔寨、哈萨克斯坦、孟加拉先后设立了自己的属地公司,派遣人员进行市场开拓,从目前的项目信息来看的话,前景还是非常令人鼓舞的。
【画面、字幕】
自2007年至今,威海国际合作公司连续入选美国工程新闻纪录评选的全球最大250家国际工程承包商榜单,2016年位列第104位。
【解说词】
2008年11月6日,北京,中央电视台。
在改革开放30年历程中,曾经开风气之先的五座城市的代表分别走进了新闻会客厅。
【新闻会客厅的纪实段落】
主持人:你好观众朋友,这里是新闻会客厅特别节目——中国之路。我们还有一样东西,红盖头还没有掀开,那看来是属于您的了。
单国防:我掀开它的红盖头,给大家一个惊喜。
【解说词】
这是一个充满启示的夜晚,在亿万电视观众的注视下,精致的金桥轮模型已然被历史永久收藏。是的,在改革开放的博物馆中,它如同一个深刻的当代寓言,声情并茂地讲述着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曾经的心路历程。
2010年12月,中韩陆海联运在威海港率先试点,随着汽车“门到门”服务新型物流通道凌波而度,中韩海运交流的历史长卷又映现浓墨重彩的鲜活笔触。截至目前,威海已开通3条威韩陆海联运通道,中韩挂车每天均可通过陆海联运通道实现常态化运行。开通5条对韩海上客货班轮航线,数量占全国航线三分之一。
【同期】市商务局原局长 王保华
建市以后,威海在改革发展的实践当中逐步体会到,对外开放是威海的潜力所在、优势所在,也是希望所在,从建市初期全面启动的“借韩兴威”战略,到后来确立“威海以外都是外”的理念,使威海走上了一条向开放要后劲、向开放要动力,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促发展的快车道。
【解说词】
2014年8月12日,第十七届韩国仁川亚运会火炬传递活动在唯一的境外传递城市——威海热烈举行。正当中韩火炬手完美交接之际,临近收官的中韩自贸协定谈判仍在艰难博弈。在此前的第十二轮谈判中,一直旁听的威海代表终于从幕后走到台前,他们知道,无论如何都必须跨越对方划定的楚河汉界,否则,借力而行的构想只能无果而终。
【解说词】
两年前,第三轮中韩自贸谈判在威海举行,望着会议室紧闭的门窗,服务周到的东道主忽然有所触动。
【同期】市商务局局长 乔军
市委、市政府认为,如果能利用好这次中韩谈判带来的机遇,对我们威海来讲至少能带来三方面的利好:一是会进一步提高我们威海在韩国的知名度,进一步巩固威海在中韩交往中桥头堡的地位;第二方面,会进一步扩大威海对韩国的出口和从韩国的进口,同时随着人员往来便利化的实施,会对双方的旅游业,特别对我们威海的旅游业会有一个很大的促进;第三方面会进一步提高我们威海在吸引韩国的高端制造业和先进服务业这方面的吸引力,所以我们当时就有一个想法,以什么样的角色、以什么样的身份参与到这场谈判中去。
【解说词】
一举多得,谋划多么高明。问题是,中国已经签署的十多个自贸协定尚无地方政府参与的先例。所以,在许多人眼里,威海此举显然自作多情。
【同期】威海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协调办公室专职副主任 刁瑞福
我们把参与谈判的想法向商务部做了汇报,商务部的第一反应就是特别吃惊,他说两国之间的谈判地方政府怎么能参与呢?我们反复地做工作,陈述理由。
【解说词】
2014年1月,古城西安,中韩自贸协定第九轮谈判如期举行。韩国人的目光透着探究的意味,因为,中国团队中破天荒地出现了地方代表的身影。
【同期】威海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协调办公室专职副主任 刁瑞福
我们去了其实就是旁听,当时有关于自贸区的一些知识说老实话一点都不懂。那么,到第十轮谈判的时候,我们是给商务部提供了一个产品目录,一共是228种,大都是我们威海出口到韩国的优势产品,当时我们的想法就是尽可能多地让威海的产品能够争取到零关税。
【同期】威海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协调办公室专职副主任 刁瑞福
到了第十一轮谈判的时候,商务部的同志就对我们说,经贸谈判里面有一个经济合作小组,但从来没有地方经济合作,威海能不能在这方面做点文章。我们就把威海对韩合作的区位优势和合作基础形成了正规文件提交给了中韩谈判组的成员,韩国人看到这个文件以后就感到特别惊讶,我们就努力说服对方。到了第十三轮谈判的时候,终于把地方经济合作内容确定下来了。韩国代表说,我们回去还要和仁川商量一下,得仁川市政府点头才行。
【解说词】
时隔不久,一份令人失望的函件把人们的憧憬击碎了。对方的拒绝理直气壮,仁川相当于中国的直辖市,和山东省平起平坐,怎么能和你威海签定协议呢?
【同期】威海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协调办公室专职副主任 刁瑞福
在得到这个反馈之后,威海驻韩国办事处的同志就赶紧回去做韩方的工作。第十四轮谈判是最后一轮,这是我们最后的机会了。我们提出你仁川如果不跟我们合作的话,能不能拿你们的一个国家级示范区来跟我们合作行不行?这样不就对等了么?!结果,到了谈判最后一天的时候,韩国的函件还是没有过来,商务部就给韩国代表团放了半天假,说上午不谈了,其实就是在给我们争取时间,不然的话上午会议结束,下午韩方代表团就回国了。
【解说词】
等待真是一种煎熬。
那流失的分分秒秒如同一把沉重的锉刀,一下下折磨着当事人裸露的神经。中午时分,沉寂的传真机突然启动,转瞬间,山重水复变成柳暗花明。
商务部在函件中做出这样的评价:中韩自贸区是我国迄今为止涉及贸易额最大、内容最为丰富、综合水平最高的自贸区,首次涉及地方经济合作内容是谈判取得的重要突破之一,也是我国十多年来对外商谈自贸区的重大创举。
【新闻联播同期声】
播音员:今天就中韩两国正式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韩民国政府自由贸易协定互致贺信。
【解说词】
这是一个等待已久的历史时刻。
就在充满仪式感的庄严气氛里,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应运而生。在新世纪的关键节点上,历史又一次选择了威海,于是,敢为人先的威海人又一次肩负起探索新路的光荣使命。
时隔不久,位于韩国仁川松岛新城东北亚贸易中心的威海馆和位于威海威高广场的仁川馆相继开馆运营,双馆比肩、积极互动,为两市深入交流合作打开了重要的窗口。
佳音通达之际,金桥轮正在大海上航行,这是黄金水道上的第3780次折返,沿着昨天开辟的道路,义无反顾的先行者将见证又一个崭新的黎明。
(文稿由市委宣传部提供)
zhuan发让更多人知道~~
编辑:刘瑜
猜你喜欢
【聚焦】威海日报推出致敬地级威海市成立30周年系列述评之十——千里海岸线 一幅山水画
【扩散】@全体市民 今明两天,这些区域不能正常使用燃气!快看有你家吗?